化学工业与工程
 首页 |  在线投稿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伦理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化学工业与工程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23卷 3期
刊出日期 2006-05-15

论文
189 臧晓红;王军;刘延来;沈自求;
ILAR中醇及电解质对非牛顿流体中气-液传质的影响
在-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试验考察了非牛顿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的气泡聚并现象以及表面活性物质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牛顿流体中气-液传质效率随黏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是黏度增加使Taylor泡的尾流趋于稳定,降低了液相扰动,气泡间易聚并,从而气-液传质效率低。向非牛顿流体中添加醇类物质会影响气-液传质行为,对于聚合物含量低的流体,添加微量醇可以促进气-液传质,聚合物含量高的非牛顿流体,微量醇的加入反而不利于气-液间传质过程。非牛顿流体在ILAR上升管中的气含率随着黏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而下降管中的气含率有所提高。
2006 Vol. 23 (3): 189-194 [摘要] ( 2048 ) [HTML 1KB] [ PDF 414KB] ( 2557 )
195 郭兰珍;张香文;米镇涛;
高压DSC对烃类燃料安定性的研究
热氧化和热裂解过程中沉积物的生成是影响燃料安定性的重要因素。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温度越高,其抗氧化性能越好;温度是影响裂解沉积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量迅速增加。本文利用高压DSC对各种燃料烃(正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芳烃和双环烃)的安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反应中,环己烷的抗氧化性能最好,抗氧化性能最差的是四氢萘和正丁苯;在裂解反应中,四氢萘发生裂解反应的温度最高,其次是环烷烃J、P-10、正构烷烃、十氢萘,裂解温度最低的为正丁苯。
2006 Vol. 23 (3): 195-198 [摘要] ( 1830 ) [HTML 1KB] [ PDF 250KB] ( 2535 )
199 李祥高;何莉莉;张毅;王世荣;
N,N-二取代氨基苯甲醛的合成
通过N,N-二取代苯胺的酰基化反应,以高收率合成了三种用于制备腙类空穴传输材料的重要中间体,2-甲基-4-(N,N-二苄基)氨基苯甲醛、2-甲基-4-(N-乙基-N-苄基)氨基苯甲醛和4-(N-乙基-N-苄基)氨基苯甲醛,收率分别达99.2%、92.9%和94.8%,高效液相色谱纯度99.2%以上。通过官能团鉴定、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鉴定。
2006 Vol. 23 (3): 199-202 [摘要] ( 3720 ) [HTML 1KB] [ PDF 171KB] ( 2772 )
203 王保国;李雅鹏;李韡;王素梅;
PEG对TiO_2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
研究添加第三组分对TiO2光电特性的调节规律对于研制新型气敏材料、太阳能电池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添加聚乙二醇(PEG)的TiO2薄膜,研究了PEG的添加对晶体型态、表面形貌和半导体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添加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对TiO2薄膜的透光性有明显影响,添加PEG2000(2000为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的TiO2薄膜在350℃时对CO的气敏性达到3.5,这种p-型TiO2薄膜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气敏传感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 Vol. 23 (3): 203-205 [摘要] ( 1925 ) [HTML 1KB] [ PDF 287KB] ( 3281 )
206 郭红彦;赵林;阎晓敏;宋正孝;
DEAE-E/H固定化氨基酰化酶
对树脂DEAE-E/H(功能基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固定化氨基酰化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树脂功能基含量、比表面和孔径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筛选出树脂Ⅱ进行了固定化条件的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液溶度、吸附方式和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酶液质量浓度为2.0mg/mL),循环吸附8 h时,树脂Ⅱ固定化酶的酶活为980 U/g。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DEAE-E/H的结构。
2006 Vol. 23 (3): 206-210 [摘要] ( 2255 ) [HTML 1KB] [ PDF 314KB] ( 2155 )
211 江昕;赵广荣;元英进;
利迪链霉菌转运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
转运蛋白在调控基因的作用下,完成将包括大分子量蛋白在内的多种物质跨膜转运的过程,在细胞的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将获得的利迪链霉菌的转运蛋白基因与其他放线菌的转运蛋白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探讨了基因的进化关系。
2006 Vol. 23 (3): 211-214 [摘要] ( 1716 ) [HTML 1KB] [ PDF 261KB] ( 2325 )
215 门娟;王莉;李英慧;刘涛;唐敏;古凤才;
β-环糊精与苄基甲基酮超分子包合物
研究了β-环糊精与苄基甲基酮主、客体分子的包合反应。通过红外、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与组成。包合物明显改变了主、客体的晶相、光谱及热学性质。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苄基甲基酮形成了包合比(主、客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包合物,苄基甲基酮的苄基及甲基分别嵌入了两个β-环糊精的空腔。
2006 Vol. 23 (3): 215-219 [摘要] ( 2133 ) [HTML 1KB] [ PDF 287KB] ( 2208 )
220 叶春皓;李淑芬;唐韶坤;
超临界CO_2-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优化结合,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形成高效提取、纯化原花青素的集成一体化工艺。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将萃余物通过水醇溶液提取和加醇沉淀技术粗提原花青素,再从五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出适合吸附分离原花青素的树脂,并考察影响吸附分离工艺的八种因素,总结优化工艺。通过此方法分离得到的原花青素经UV法分析原花青素含量97.82%,总提取率为4.88%。
2006 Vol. 23 (3): 220-223 [摘要] ( 1752 ) [HTML 1KB] [ PDF 271KB] ( 2853 )
224 时雨荃;蔡明健;
纳米复合膜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
相变微胶囊作为储能材料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提高相变微胶囊的强度和密封性以期延长使用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正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TiO2纳米粒子填充壁膜相变微胶囊,用ICP,IR,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壁膜里加入纳米粒子后微胶囊机械强度和密封性都得到了改善。
2006 Vol. 23 (3): 224-227 [摘要] ( 2727 ) [HTML 1KB] [ PDF 268KB] ( 3178 )
228 曹黎;张雪梅;张卫江;王文喜;
合成硝基麝香三元体系的固液平衡
通过试验测定了合成硝基麝香二元体系的固液平衡数据,回归并修正了UNIFAC模型的相互作用参数,使UNIFAC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功能;为了评价修正后的UNIFAC模型对合成硝基麝香三元体系的预测功能,利用试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和修正后的UNIFAC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互作用参数的修正是理想的。
2006 Vol. 23 (3): 228-231 [摘要] ( 1997 ) [HTML 1KB] [ PDF 246KB] ( 2489 )
232 孙晓波;雒廷亮;许庆利;曹文豪;任珂;刘国际;
秸秆气合成燃料甲醇
秸秆是可再生能源,来源丰富。以秸秆气为原料,在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上进行了合成燃料甲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5.0 MPa、温度237℃和空速8 500 L/〔kg(cat).h〕的试验条件下,甲醇最大时空收率为0.23 kg/〔kg(cat).h〕。并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6 Vol. 23 (3): 232-235 [摘要] ( 4700 ) [HTML 1KB] [ PDF 203KB] ( 3409 )
236 程有普;闻建平;杨素亮;
天然沸石活化及除氟性能
为了提高天然沸石的除氟能力,采用了高温焙烧、酸碱处理和硫酸镁浸泡等方法活化天然沸石,研究其除氟性能。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沸石的吸附能力,其中以经过高温焙烧、硫酸浸泡、硫酸镁改性途径活化得到的沸石除氟效果最佳,改性后的沸石除氟容量是未改性的3.97倍,初步显示出该沸石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6 Vol. 23 (3): 236-239 [摘要] ( 9688 ) [HTML 1KB] [ PDF 263KB] ( 16952 )
240 周冉;韩振为;
卤虾油的醇解工艺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酯交换法制备卤虾油脂肪酸乙酯的工艺,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无水乙醇用量等对醇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钠催化剂为卤虾油质量的0.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乙醇和卤虾油质量比为0.40的条件下,卤虾油的醇解率可达98.04%。从而为使卤虾油替代鱼油成为保健品行业的原材料提供依据。
2006 Vol. 23 (3): 240-242 [摘要] ( 4954 ) [HTML 1KB] [ PDF 172KB] ( 2349 )
243 金海玲;胡恭任;张卫江;张雪梅;
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合成硼酸三甲酯
试验研究了常压下,在甲醇介质中,用甲醇钠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反应制备硼酸三甲酯的工艺流程,并探索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利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等分析表征手段,鉴定反应产物确实是硼酸三甲酯。并摸索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回流时间32 h。然后分馏,收集硼酸三甲酯甲醇恒沸物。最后用LiCl盐析法提纯硼酸三甲酯,得到硼酸三甲酯的含量在99%以上。
2006 Vol. 23 (3): 243-246 [摘要] ( 1956 ) [HTML 1KB] [ PDF 263KB] ( 3506 )
247 汪宝和;段二红;闫喜龙;颜范勇;陈立功;
异丙基罗丹明B酯的合成
以二氯亚砜(SOCl2)为催化剂,通过罗丹明B和异丙醇反应合成了异丙罗丹明B酯。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簿层色谱对反应进行跟踪,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罗丹明B酯化速度和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为SOCl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7 h。采用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C2H5OH/CH2Cl2=2∶1(体积比)。经过此法合成、提纯的异丙罗丹明B酯的纯度达到98.2%,总收率达到83%。
2006 Vol. 23 (3): 247-249 [摘要] ( 1874 ) [HTML 1KB] [ PDF 223KB] ( 2982 )
250 王月辉;乔斌;蒋建兰;元英进;
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建立了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以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波震荡30 min,制备甘草药材样品溶液;采用RP-HPLC(DAD)法,色谱柱Kromasil KR100-5C1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用流动相为乙腈和乙酸体积分数为1%的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0批甘草药材进行测定,以甘草酸为参照物,标定了27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并对10批药材进行了相似度评价。
2006 Vol. 23 (3): 250-253 [摘要] ( 1667 ) [HTML 1KB] [ PDF 337KB] ( 2917 )
254 张鸿鹏;甘一如;
多肽液相分段合成及其进展
本文综述了多肽的液相分段合成方法,这些合成方法是近年来多肽和蛋白质合成领域中的一种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天然化学连接、化学区域选择连接、施陶丁格连接等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优点及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最后对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
2006 Vol. 23 (3): 254-259 [摘要] ( 4874 ) [HTML 1KB] [ PDF 191KB] ( 3389 )
260 陶凤云;张新妙;马润宇;
蛋白质结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蛋白质晶体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蛋白质浓度、蛋白质纯度、溶液过饱和度、温度、pH值、沉淀剂种类和浓度、压力、外加物理场、添加剂、提取剂(膜结晶)、离子强度和反离子等。总结了蛋白质结晶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蛋白质结构分析、新药设计、生化研究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06 Vol. 23 (3): 260-264 [摘要] ( 9121 ) [HTML 1KB] [ PDF 172KB] ( 7294 )
265 马占华;刘雪暖;杨国华;
高碳烯烃氢甲酰化研究进展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被成功应用于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对于水溶性差的高碳烯烃,其氢甲酰化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低碳烯烃。本文论述了近年来铑催化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其新型配体和新催化体系的研究开发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两相反应体系中的水溶性膦配体以及均相催化剂固相化、氟两相催化、非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和超临界CO2中的氢甲酰化反应等几种新型反应体系。
2006 Vol. 23 (3): 265-270 [摘要] ( 6142 ) [HTML 1KB] [ PDF 345KB] ( 2553 )
271 李若红;马忠龙;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开发过程、分类、导电机理和研究方法以及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的问题。综述分析了提高导电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途径,并讨论了今后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方向。
2006 Vol. 23 (3): 271-276 [摘要] ( 2445 ) [HTML 1KB] [ PDF 184KB] ( 4657 )
277 金宗贤;李东风;
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计算机模拟
针对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过程,建立非平衡级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非平衡级模型可用于模拟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以模拟结果为依据,考察了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并提出了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过程适宜的工艺条件。
2006 Vol. 23 (3): 277-282 [摘要] ( 1784 ) [HTML 1KB] [ PDF 389KB] ( 2481 )
版权所有 © 化学工业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50A305,邮政编码:300350
电话:022-27406054   E-mail:hgbjb@t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