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与工程
 首页 |  在线投稿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伦理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化学工业与工程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4年 41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4-05-15

目录
化学反应与工艺
化工模拟与计算
能源与环境化工
目录
0
目录
2024 Vol. 41 (3): 0-0 [摘要] ( 146 ) [HTML 1KB] [ PDF 924KB] ( 824 )
化学反应与工艺
1 蔺聪福, 田磊, 郭强, 杨勇, 冯富祥, 刘源
催化剂加氢能力对减压渣油中沥青质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文章导读: 
考察了氧化硅担载铁硫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对Merey减压渣油的转化性能。采用元素分析、GPC、XPS、1H-NMR、FT-IR和XRD等手段研究加氢催化剂对Merey减压渣油中沥青质组成与结构转变的影响,并分析加氢催化剂抑制沥青质生焦转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加氢能力增强,沥青质组成中w(N)和w(S)不断降低,最容易发生加氢脱硫反应,n(H)/n(C)、平均链长(n)与缩合度参数(HAU/CA)升高,芳香度(fA)、堆叠芳香片层的平均高度(Lc)、芳香片层直径(La)与堆叠芳香片层的平均数量(M)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加氢能力强的催化剂可以提供较多氢自由基,使沥青质结构中稠合芳环加氢,以产生较长侧链,长侧链阻碍沥青质形成较大尺寸的纳米聚集体,进而抑制沥青质从油相中析出转化为焦炭。
2024 Vol. 41 (3): 1-10 [摘要] ( 92 ) [HTML 1KB] [ PDF 3571KB] ( 179 )
11 朱超, 张浩杰, 田地, 屈治国, 邸宏宇, 郑楠
镍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CO2还原研究

文章导读: 
电催化CO2还原反应(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reaction, CO2RR)在解决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催化效率低、催化产物多样等问题限制了CO2RR反应的商业化应用。采用一锅法、碳化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镍含量的镍单原子催化剂,利用XRD、XPS、ICP-OES、HRTEM、HAADF-STEM、XAS等方法对镍单原子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原子价态、金属含量等方面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催化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araday efficiency, FE)和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 J)来评价其电催化性能。此外,还研究了电解实验装置的改变对升电催化性能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i单原子催化剂的Ni金属负载量增加,产物CO的FECOJCO均增加。催化剂中Zn1Ni2-CN表现出了优异的CO2RR催化性能,在H型电解池中,在-0.7 V vs. RHE电位下FECO达到89%,在-0.9 V vs. RHE下JCO达到6.99 mA·cm-2。在流动电解池中,大范围电位变化下(-0.4~-1.2 V vs. RHE) FECO均保持在99%以上,且在-1.2 V vs. RHE电位下产物电流密度JCO达到174.5 mA·cm-2
2024 Vol. 41 (3): 11-17 [摘要] ( 154 ) [HTML 1KB] [ PDF 4009KB] ( 363 )
18 蒋双双, 印晓刚, 毛连山
IBOMA-MPEGA-DMAM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酞菁蓝水性色浆的分散研究

文章导读: 
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N, 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采用溶液自由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P(IBOMA-MPEGA-DMAM),并将其用于制备水性酞菁蓝色浆的分散体系。以色浆黏度为评价指标,通过中心复合法优化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采用FT-IR、1H NMRGPC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对水性酞菁蓝浆料的粒径、微观形貌、离心及冻融稳定性进行分析,考察了分散剂对酞菁蓝分散性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2.12%,反应温度为81 ℃,反应时间5.3 h时分散性能较好且当分散剂用量3.6%时,浆料黏度为6.2 mPa·s,平均粒径为205 nm,与未添加分散剂、市售分散剂相比,用P(IBOMA-MPEGA-DMAM)分散剂制得的酞菁蓝浆料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2024 Vol. 41 (3): 18-25 [摘要] ( 80 ) [HTML 1KB] [ PDF 3520KB] ( 337 )
26 朱彦松, 苏军军, 潘宏斐, 任相魁, 陈志坚
MXenes纳米点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文章导读: 
二维(2D)层状材料 MXenes 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由 MXenes 制备的纳米点材料 MXenes 纳米点(MNDs),不仅可继承二维层状 MXenes 材料本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且由于纳米点的尺寸效应还展现出了一些新特性。对基于 MXenes 的纳米点材料进行了综述,全面总结了文献中包括 Ti3C2和MoC2 等不同类型 MXenes 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对各类常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不同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此类新型纳米材料在光电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4 Vol. 41 (3): 26-34 [摘要] ( 87 ) [HTML 1KB] [ PDF 2805KB] ( 318 )
35 王洋洋, 刘庆旺, 范振忠, 付沅峰, 仝其雷, 乔三原
超支化聚酰胺-胺类阻垢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文章导读: 
采用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反应中心核,甲醇为溶剂,丙烯酸甲酯(MA)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合成3种不同类型的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EDA/DETA/TETA)],后用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分别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3种端膦酸基超支化聚酰胺-胺类型的阻垢剂[PAMAM(EDA/DETA/TETA)-H2PO3],并对其阻垢性能和阻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胺的阻垢率未达到标准,而改性后的端膦酸基超支化聚酰胺-胺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其中在高矿度下加药浓度为500 mg·L-1,PAMAM(EDA)-H2PO3对CaSO4、CaCO3垢的阻垢率分别达到98.5%和90.1%,而且还发现此类型的阻垢剂具有耐高温、pH值应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再结合分散性能测试和垢样分析,发现其阻垢机理主要与支化分子结构、聚合物的高分散性和引入的官能团有关。
2024 Vol. 41 (3): 35-45 [摘要] ( 197 ) [HTML 1KB] [ PDF 6246KB] ( 325 )
46 罗璇, 张梦冉, 唐世银, 赵向勃, 田梧桐, 高晓明, 闫挺
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电还原CO2的研究现状

文章导读: 
电催化CO2还原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然而,该反应动力学缓慢、且伴随析氢反应。因此,开发高性能催化剂成为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研究热点。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因其比表面积大、导电性高、结构可控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电催化CO2RR催化剂的开发。从电催化CO2RR机理出发,讨论了甲酸、一氧化碳、乙烯、乙醇等产物的反应路径,总结了用于电催化CO2RR的非金属掺杂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和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非金属掺杂可以有效改变催化剂的表面缺陷密度、电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提升了电催化CO2RR性能;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使金属原子的d-轨道能级接近费米能级,使其在反应过程中易于接受电子,从而优化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改变电催化CO2RR反应动力学,提高反应速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基电催化CO2还原催化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4 Vol. 41 (3): 46-55 [摘要] ( 161 ) [HTML 1KB] [ PDF 3848KB] ( 377 )
56 邬超凡, 臧瑾瑾, 王立娟, 李健
固体甲基铝氧烷用于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文章导读: 
在烯烃聚合领域,甲基铝氧烷(MAO)是茂金属催化剂体系中最常用的助催化剂。本研究以苯甲酸催化三甲基铝(TMA)受控水解生成甲基铝氧烷(MAO),经热解过程后合成了一种不溶形式的固体聚甲基铝氧烷(sMAO)。系统考察了制备过程条件如前驱体三甲基铝浓度、热解温度、己烷用量等对产品sMAO形貌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手段对sMAO进行了分析表征。sMAO可以作为载体负载茂金属化合物,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反应。以rac-乙烯双(1-茚基)二氯化锆为茂金属活性组分,将其固定化于sMAO载体上,可在己烷溶剂中获得极高的催化聚合活性,与传统硅胶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相比提高了4~5倍。
2024 Vol. 41 (3): 56-67 [摘要] ( 94 ) [HTML 1KB] [ PDF 20817KB] ( 292 )
68 王朝, 李艳芳, 次仁卓嘎, 谭欣, 于涛
BiOCl碱性条件下光催化氧化去除As(III)
通过调控水热反应时间制备了一系列 BiOCl半导体光催化剂,通过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谱学特性和化学组成性质等进行系统分析。实验所制备的 BiOCl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实现了对 As(III)较好的光催化转化性能,同时研究了 BiOCl-8在不同 pH值条件下对 As(III)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初始 pH=10时,0.5 g·L-1的 BiOCl-8在光照 30 min内可以将溶液中 5 mg·L-1的 As(III)完全去除。
2024 Vol. 41 (3): 68-76 [摘要] ( 95 ) [HTML 1KB] [ PDF 5689KB] ( 354 )
77 谢平, 钟天浩, 邵毓霖, 李涛, 鲁宜武, 于英民, 赵青山, 李忠涛
凝胶树脂负载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性能

文章导读: 
针对酯化反应传统浓硫酸催化剂易腐蚀和产生大量含酸废水难题,通过一锅法将离子液体负载于凝胶树脂上,制备了绿色高效的凝胶树脂负载离子液体固体酸(SA-ILs)催化剂。研究表明:凝胶树脂载体具有强吸水结构,离子液体通过化学键共价负载在凝胶树脂载体上,SA-ILs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酸性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当离子液体为最佳载量11%时,合成的SA-ILs催化剂酸密度达3.25 mmol·g-1,对乙酸和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81%,并且循环复用5次使用后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而其较低的活化能是催化酯化反应更易进行的关键。
2024 Vol. 41 (3): 77-85 [摘要] ( 92 ) [HTML 1KB] [ PDF 3065KB] ( 282 )
86 马轶莲, 丁营利, 胡浩东, 陈相见, 崔亮, 张坤玉
羟基功能化离聚物对热塑性淀粉/PBAT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文章导读: 
绿色高分子材料是解决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高性能材料的开发是关键核心挑战。以热塑性淀粉(TPS)、聚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一系列新型羟基功能化离聚物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高性能绿色多相共混体系。深入研究了离聚物和组成对共混物相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离聚物在体系中起到TPS增塑剂、共混物增韧剂和增容剂的多重作用。与甘油一起作用,离聚物可以有效地改善TPS的物理性能。更重要的是,离聚物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效地改善了TPS和PBAT的相容性,有效地增强了共混物的相容性,提供了平衡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相结合的综合性能,TPS(I2-40%)/PBAT 20/80在30 d后的断裂伸长率为436%。这项研究对于从天然产品和生物塑料中利用含羟基聚合物开发可持续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2024 Vol. 41 (3): 86-97 [摘要] ( 95 ) [HTML 1KB] [ PDF 11067KB] ( 339 )
98 周佳梦, 宋永辉, 张盼盼, 王一帆, 廖龙
微电解-絮凝沉淀协同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研究
采用微电解-絮凝沉淀技术处理高浓度氰化提金废水,主要研究了电压、电解时间、极板间距、温度、聚合氯化铁(PFC)添加量对CNT、CN-、Cu和Zn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及过程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以钛板为阴极、石墨板为阳极,采用一阴两阳电解体系处理氰化提金废水,当PFC添加量为750 mg·L-1,电压4.5 V,时间3 h,极板间距10 mm时,废水中CNT、CN-、Cu和Zn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7.29%、97.83%、99.36%和98.74%,处理后废水可直接返回浸出系统。电场作用下废水中原有的Cl-及PFC解离产生的Cl-定向迁移至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Cl2及ClO-将阳极附近的游离氰、金属氰络合离子间接氧化生成N2和CO2,释放出的重金属离子部分在阴极电沉积析出,部分Cu2+会以Cu(OH)2沉淀形式被去除,Zn2+与Cu(CN)2-3发生共沉淀以Zn(CN)2及CuCN沉淀形式被去除。同时,微电解-絮凝与PFC水解互相促进,水解产生的氢氧化物与多核羟基络合物通过吸附、絮凝作用有助于沉淀物的快速沉降。采用该技术可达到快速高效去除氰化物及综合利用有价金属的目的,为氰化提金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4 Vol. 41 (3): 98-105 [摘要] ( 168 ) [HTML 1KB] [ PDF 3837KB] ( 215 )
106 郑家乐, 朱慧铭
规整填料液体分布特性的研究
在大型冷模实验塔中进行液体分布实验,研究装填高度、空气和水的负荷、规整填料波纹倾角等对液体分布质量的影响。初始分布均匀条件下,尽管填料高度在2 m以内,液体不均匀分布始终存在,尤其是在壁区,不均匀分布更为严重。基于实验的液体随机分布模型可以预测规整填料中大小不同尺度的不均匀分布。
2024 Vol. 41 (3): 106-115 [摘要] ( 157 ) [HTML 1KB] [ PDF 5546KB] ( 295 )
116 任凯, 董锐, 王钟悦, 张宝, 宋健
不同双脲分子的抗流挂性能研究
双脲类抗流挂剂(SCA)是一类用于汽车清漆领域的抗流挂剂,可以防止清漆发生流挂现象。为了探究不同结构的双脲分子在抗流挂性能上的差异,分别选用环己胺(CHA)、苄胺(BA)、4-甲基苄胺(4-MBA)与1,6-己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了3种不同结构的双脲分子(CHA-HDI、BA-HDI、4-MBA-HDI),通过XRD、SEM、流变学测试和烘涂实验研究了它们在自组装方式、微观形貌、流变学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上的异同。结果表明:CHA-HDI几乎没有抗流挂作用,BA-HDI、4-MBA-HDI具有优异的抗流挂剂性能,在清漆配比下BA-HDI的抗流挂值达到225 μm,4-MBA-HDI的抗流挂值达到275 μm以上。这与双脲分子的微观形貌有关,粒径越小,长径比越大,抗流挂性能越好。
2024 Vol. 41 (3): 116-123 [摘要] ( 147 ) [HTML 1KB] [ PDF 4427KB] ( 354 )
化工模拟与计算
124 周储朋, 钱善华, 任海栋, 卞达, 倪自丰
基于流体仿真的搅拌器结构参数对搅拌特性影响研究
常规搅拌器因其自身结构的特性,无法满足高黏性非牛顿流体的均匀搅拌。本论文拟开展一种面向非牛顿流体搅拌的组合式搅拌器设计,讨论流体搅拌特性的影响因素。以润滑脂为搅拌介质,采用Laminar模型,通过多重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和示踪剂浓度法研究新型搅拌器内桨叶片数量、离底高度、叶片倾斜角等结构参数对搅拌过程中单位体积搅拌功率、混合时间、有效搅拌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式搅拌器能够应用于高黏性非牛顿流体的混合搅拌;结构参数对单位体积搅拌功率、混合时间、有效搅拌体积分数均有影响,而混合时间受影响最为显著,各结构参数对混合时间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数量>叶片倾斜角>离底高度。与初始设置相比,最优参数即叶片数量为9个、离底高度为50 mm、叶片倾斜角为45°时,对应的混合时间缩短了61.6%。研究结果能够为工业领域中类似的流体原料搅拌设计提供较好的技术参考。
2024 Vol. 41 (3): 124-134 [摘要] ( 155 ) [HTML 1KB] [ PDF 6374KB] ( 314 )
135 李亮, 靳晓霞, 付春明, 张成凯, 郝润秋
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的操作特性与流体力学研究
气升式反应器在化工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准确预测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行为对于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十分重要。论文通过建立稳态条件下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实现对循环液速vL、气含率εG与气相循环比β等重要流体力学参数的求解。当提升管高度分别为2和6 m时,模型参数c0取0.65,模型计算的反应器内的vLεG值与实验结果的相对平均误差小于6.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提升管高度H对平均循环液速和平均气含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提升管高度的增加,循环推动力增加,循环液速上升,平均气含率略有下降。下降管和提升管内气含率比α与反应器尺寸和表观气速等操作条件相关,取值范围为0.72~0.80。
2024 Vol. 41 (3): 135-141 [摘要] ( 146 ) [HTML 1KB] [ PDF 3581KB] ( 311 )
142 范振杰, 罗娜
小样本下基于领域自适应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
针对间歇过程因样本量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间歇过程质量预测模型方法。首先,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增强与质量指标相关性高的输入变量,结合一维卷积层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单元分别挖掘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其次,将领域自适应方法引入到建模过程中,进行目标域数据和源域数据之间特征的自适应匹配,降低2个数据集因分布差异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在慢时变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仿真数据集和酚醛树脂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小样本下间歇过程质量预测的精度。
2024 Vol. 41 (3): 142-153 [摘要] ( 197 ) [HTML 1KB] [ PDF 5108KB] ( 285 )
能源与环境化工
154 董浩, 王影, 鲁春驰, 许莎, 张恒运, 曹菊勇
一步法制备钛酸锂复合电极及其性能研究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优化电池负极是提高电池性能、降低电池成本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 (LTO)负极材料。采用溴化锂(LiBr)和LTO通过溶液混合法制备Br改性的LTO复合电极,改性LTO复合电极在电极制备过程中一步完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测改性LTO复合电极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电池充放电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改性LTO复合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性LTO复合电极样品在0.1 C充放电时可达到208.7 mAh·g-1的比容量,比原始LTO电极样品提高了30.9%。
2024 Vol. 41 (3): 154-160 [摘要] ( 151 ) [HTML 1KB] [ PDF 3562KB] ( 321 )
161 刘鑫尧, 张宣娇, 王健涛, 张财顺, 韩蛟, 张磊, 高志贤
LaFeO3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处理
采用球磨、溶胶凝胶和共沉淀3种方法制备了LaFeO3钙钛矿催化剂前驱体,通过改变焙烧温度获得了一系列LaFeO3钙钛矿催化剂。利用XRD、FT-IR、N2物理吸脱附、H2-TPR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湿式空气氧化苯酚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同时低温还原能力强、氧空位多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采用溶胶凝胶法,800 ℃焙烧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为200 ℃,空气压力为5 MPa,苯酚初始浓度为4 000 mg·L-1的条件下,最终(240 min) 的COD去除率为95.4%。
2024 Vol. 41 (3): 161-169 [摘要] ( 150 ) [HTML 1KB] [ PDF 2838KB] ( 295 )
170 王祥, 杨娜, 孙永利, 姜斌, 肖晓明, 张龙飞, 张吕鸿
MOFs材料负载的钴铁尖晶石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四环素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钴铁尖晶石和MOFs材料耦合的磁性功能催化剂CoFe2O4/UiO-66-NH2(CF/U6N),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水中的四环素(TC)。由于负载后CoFe2O4活性组分分散性的提高和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CF/U6N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30 min内对TC降解效率可达93.2%。5次循环后,对TC的去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同时CF/U6N功能催化剂可适用于较宽的pH值范围(3~9),在无机阴离子共存条件下对TC降解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光谱表明TC的降解过程涉及自由基和非自由基路径,且硫酸根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均在TC降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024 Vol. 41 (3): 170-178 [摘要] ( 137 ) [HTML 1KB] [ PDF 5408KB] ( 279 )
179 姚晓燕, 王宇璇, 徐萌娜, 孙淑英
退役锂电池回收废液制备磷酸锂工艺研究
鉴于锂电池报废量大、锂含量高,探讨从退役锂电池回收废液中利用锂资源。根据溶液高钠含锂、碱含量高的特性,采用磷酸钠沉淀法回收锂,系统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磷酸锂回收率、纯度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02 ℃,磷酸钠1.1倍理论用量,磷酸钠浓度350 g·L-1,加料速率5 mL·min-1,搅拌速率500 r·min-1,冷水洗1 L时,磷酸锂收率能达到92.63%,纯度(质量分数,下同)达到98.81%,产品达到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行业标准二级要求。该工艺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钠含锂溶液,特别是从锂浓度较低的溶液中回收锂资源,不仅解决了退役锂电池废液排放问题,还为锂资源提取提供了新途径。
2024 Vol. 41 (3): 179-190 [摘要] ( 152 ) [HTML 1KB] [ PDF 5852KB] ( 337 )
191 廖宏国, 崔政伟, 杨建东
臭氧氧化组合生物膜法降解船舶灰水研究
为了高效经济地降解船舶灰水,采用了臭氧预氧化组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方法对模拟灰水进行深度降解。分别探究了在没有硅铝载体催化剂以及有足量催化剂的条件下,温度、pH值、臭氧通入时间对臭氧化处理船舶灰水的影响;不同温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降解臭氧预氧化后出灰水的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在足量催化剂下,温度为30 ℃,pH=9.5,灰水体积3 L,制氧机氧气流率1 L·min-1,氧气浓度94%,臭氧通入时间为9 min,对模拟船舶灰水中的COD去除率达到68.09%,氨氮去除率达到35.53%,油类去除率达到70.93%。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阶段,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温度30 ℃,pH值为9的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4.8%、氨氮去除率达到76.1%、油类去除率达到82.1%。臭氧组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模拟的船舶灰水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油类和氨氮的出水浓度达到了船舶污水的排放标准,可为深度处理船舶灰水提供参考价值。
2024 Vol. 41 (3): 191-198 [摘要] ( 137 ) [HTML 1KB] [ PDF 2778KB] ( 270 )
版权所有 © 化学工业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50A305,邮政编码:300350
电话:022-27406054   E-mail:hgbjb@t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