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与工程
 首页 |  在线投稿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伦理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化学工业与工程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23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6-07-15

论文
283 李韡;张晓尘;张金利;李晓芳;卢立祥;
液固磁稳定床中固含率分布与液相返混特性
固含率分布和液相返混系数是液固磁稳定反应器放大与优化所必需的基础数据。采用床层膨胀高度法、光电法及瞬态点源示踪技术,研究了以SRNA-4催化剂为固相的液固磁稳定床中固含率分布和液相返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固含率轴向分布基本均匀,径向为“扁-陡曲线”分布。固含率随磁场强度和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液体粘度和空塔液速的增大而减小。轴向液相返混系数随磁场强度和液体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空塔液速和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回归得到了固含率和轴向普朗特准数的关联式,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2006 Vol. 23 (4): 283-286 [摘要] ( 1832 ) [HTML 1KB] [ PDF 337KB] ( 2274 )
287 杨素亮;姜岩;闻建平;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动力学研究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了热带假丝酵母。该菌株可利用苯酚做碳源和能源,降酚能力达到2 000 mg/L。通过对该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不同苯酚组成下的生长和降解情况的研究,确定了该菌株最适宜的降解工艺条件;获得了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
2006 Vol. 23 (4): 287-290 [摘要] ( 1944 ) [HTML 1KB] [ PDF 352KB] ( 2796 )
291 霍霄鹏;许春建;张丹;林成;周明;
水溶液中甲苯分散相增强难溶气体吸收
利用难溶气体的物理吸收过程,在具有恒定气液界面面积的吸收装置中研究了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分散液相(甲苯)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通过测定气相(丙烷和氢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液侧传质系数和传质增强因子。试验发现,当传质组分在分散液相与连续液相内的分配系数较大,或在两相间的相对扩散系数较大,且分散相形成的液滴较小时,加入分散液相可显著增强气液传质;增强因子随分散液相含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当气体在纯水中的传质系数增大时,同等条件下分散相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减小。
2006 Vol. 23 (4): 291-296 [摘要] ( 2074 ) [HTML 1KB] [ PDF 321KB] ( 2766 )
297 闫洪;李伟;张明慧;陶克毅;王全义;边俊民;
MIEP法制备NiCoB非晶态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MIEP)法分别制备了非负载型和负载型NiCoB双金属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用XRDI、CP和TEM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形貌等。在以环丁烯砜加氢为探针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IEP法制备的双金属NiCoB催化剂,与工业用骨架镍及单金属NiB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催化活性和更高的初始加氢速率。
2006 Vol. 23 (4): 297-300 [摘要] ( 2189 ) [HTML 1KB] [ PDF 328KB] ( 2178 )
301 朱兆友;高军;王忠卫;徐冬梅;
石英晶体微天平法测定聚丙交酯中氮气溶解度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方法(QCM),测定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氮气在聚丙交酯(PLA)中的溶解度。试验中,QCM由测定和参考两个AT切向的石英晶片组成,其中作为参考的石英晶片用来反映压力增加和气体粘度对石英晶片的影响。由氮气在聚苯乙烯中溶解度的试验结果与文献数据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试验测定了在295.82 K,305.25 K和314.83 K时,不同压力下,氮气在PLA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氮气在PLA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其它临界温度较低的气体在聚合物中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一致。
2006 Vol. 23 (4): 301-304 [摘要] ( 4970 ) [HTML 1KB] [ PDF 264KB] ( 2574 )
305 夏丹;李祥高;侯薇;王世荣;
3,3′,5,5′-四叔丁基■-4,4′-醌的合成
以2,6-二叔丁基-4-甲酚为原料,铁氰化钾为氧化剂合成了3,3′,5,5′-四叔丁基-4,4′-醌。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KOH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为8.0 h时,产物的收率最高,为40.34%。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证明了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液相色谱峰面积归一纯度为99.79%。
2006 Vol. 23 (4): 305-307 [摘要] ( 1254 ) [HTML 1KB] [ PDF 274KB] ( 1788 )
308 胡金榜;王道斌;王晋刚;段振亚;
添加剂在喷雾干燥脱硫中的应用
使用添加剂提高喷雾干燥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功效明显等优点。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己二酸、氯化钙、氯化镁和氯化钠对喷雾干燥脱硫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脱硫效率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添加剂即可明显提高系统的脱硫效率,从而降低操作费用,提高其经济性。
2006 Vol. 23 (4): 308-311 [摘要] ( 1388 ) [HTML 1KB] [ PDF 270KB] ( 2195 )
312 黄习兵;姜斌;张志恒;
斜孔梯形浮阀塔板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
采用空气-水系统,在500 mm×500 mm的方形塔内,对新开发的斜孔梯形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定了塔板压降、泄漏和雾沫夹带。应用空气-水-CO2系统,测定了斜孔梯形浮阀塔板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斜孔梯形浮阀塔板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
2006 Vol. 23 (4): 312-316 [摘要] ( 2015 ) [HTML 1KB] [ PDF 332KB] ( 2723 )
317 孙淑清;段春燕;胡彦涛;孟岩;
抗轮状病毒IgY和Fab’的分离与纯化
抗轮状病毒IgY可用两步盐析结合凝胶过滤从蛋黄中分离出来,用SDS-PAGE检测其纯度可达到95%以上。纯的IgY经胃蛋白酶分解得到的抗体片断(Fab),经SDS-PAGE和MALDI质谱法测定,其纯度达到99%以上。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离抗轮状病毒IgY和Fab的方法简单、有效。经ELISA法检测,Fab的活性仍保持在IgY原始活性的70%以上。
2006 Vol. 23 (4): 317-319 [摘要] ( 1252 ) [HTML 1KB] [ PDF 280KB] ( 2466 )
320 蔡星伟;冯亚青;齐轩;张春艳;
2,3,4,5-四氟苯甲酸的制备
以四氯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酰亚胺化、氟化、水解和脱羧4步反应合成四氟苯甲酸。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对酰胺化反应、氟化反应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酰亚胺化反应中,采用相转移催化法缩短了反应时间,收率达97.3%;氟化反应中采用杯芳烃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收率达81.2%;水解反应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其收率达91%。经过改进,反应总时间由56 h缩短至11 h,总收率由47.3%提高到64.3%。
2006 Vol. 23 (4): 320-322 [摘要] ( 1355 ) [HTML 1KB] [ PDF 161KB] ( 1949 )
323 李阳;邢俊德;王磊;陈立功;
催化合成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
采用骨架钴催化剂替代Raney-Ni催化剂,由2,2,6,6-四甲基-4-哌啶酮经胺化氢化合成2,2,6,6-四甲基-4-哌啶胺,避免了副产2,2,6,6-四甲基-4-哌啶醇的生成,得到了胺化加氢过程中钴铝合金催化剂的适宜配比和反应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2,2,6,6-四甲基-4-哌啶胺产率达98%以上,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006 Vol. 23 (4): 323-326 [摘要] ( 1093 ) [HTML 1KB] [ PDF 312KB] ( 2381 )
327 舒雪桂;董传明;白国义;陈立功;
受阻胺光稳定剂Cyasorb UV-3346的合成工艺改进
以三聚氯氰、吗啉和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为原料用3步法合成得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Cyasorb UV-3346,总收率为6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 000~3 000,在波长425 nm和450 nm下的透光率均大于96%。
2006 Vol. 23 (4): 327-330 [摘要] ( 1324 ) [HTML 1KB] [ PDF 247KB] ( 2641 )
331 杨智勇;张金利;王一平;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复配
制备了邻苯二甲酸单酰胺单铵盐和双酰胺极性含氮化合物,与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或EVAP(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共聚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复配,不但提高了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降冷滤效果,而且改善了加剂柴油在低温下的抗蜡分层性能。
2006 Vol. 23 (4): 331-335 [摘要] ( 1192 ) [HTML 1KB] [ PDF 344KB] ( 2656 )
336 陈剑波;孟巨光;叶建忠;
阳离子蜡乳液的制备工艺
选用Span-6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6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和阳离子乳化剂A作为石蜡的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化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制取阳离子蜡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蜡用量的20%、乳化温度为85℃~90℃、乳化时间为5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可制得稳定的阳离子蜡乳液。
2006 Vol. 23 (4): 336-338 [摘要] ( 2652 ) [HTML 1KB] [ PDF 213KB] ( 4232 )
339 李宏明;
纯胶酯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纯胶生产中酯化反应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pH值对取代度的影响最大,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最小;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为35℃,pH为8.5,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5%时反应效果比较理想。
2006 Vol. 23 (4): 339-341 [摘要] ( 2385 ) [HTML 1KB] [ PDF 220KB] ( 2564 )
342 张友兰;黄沛军;王世荣;
水溶性聚合物型颜料分散剂的研制
合成了用于水性体系的聚合物型颜料分散剂———苯乙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并采用红外和核磁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研究了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和链转移剂的用量对聚合物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0~1.3、反应温度为90.0~110.0℃、链转移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0%~6.0%。测试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当特性粘度等于15~16时,对颜料的分散性能较好。与日本的同类产品(Johnson Polymer Chemical Ltd.)J-68进行了对比,对颜料黄(C.I.P.Y.3)进行粒度分布的测试,平均粒径小于J-68,而重均比表面积则大于J-68,分散性能优于J-68。
2006 Vol. 23 (4): 342-344 [摘要] ( 1361 ) [HTML 1KB] [ PDF 241KB] ( 3079 )
345 李静;靳海波;佟泽民;
环己烷氧化反应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环己烷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两者混合物俗称KA油)是工业上的一类重要反应。由于该反应工艺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三废污染严重以及能耗大,因此该领域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国内外环己烷氧化反应近些年来在纯氧/富氧氧化、仿生酶催化氧化、Gif催化体系、光化学催化和超临界介质中的氧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发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新工艺将是环己烷氧化反应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由于纯氧/富氧氧化工艺便于与当前的工艺结合和推广应用,从而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6 Vol. 23 (4): 345-350 [摘要] ( 4283 ) [HTML 1KB] [ PDF 220KB] ( 4018 )
351 李喜;李俊;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的几种主要脱硫工艺和正在研究开发的新脱硫工艺。对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评估各种工艺,提出适合我国燃煤电厂情况的脱硫方案。
2006 Vol. 23 (4): 351-354 [摘要] ( 8262 ) [HTML 1KB] [ PDF 205KB] ( 9296 )
355 程明;李爽;张凤宝;张国亮;
色谱分离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色谱模型是研究色谱分离过程的基础,对于描述该过程中质量传递动力学和吸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色谱分离动力学研究常用理论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普遍化速率模型、集总孔扩散模型、平衡扩散模型和传递扩散模型4种常用的色谱模型,并讨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2006 Vol. 23 (4): 355-360 [摘要] ( 4195 ) [HTML 1KB] [ PDF 245KB] ( 3071 )
361 张爱利;陈洵;
2-乙基蒽醌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解决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过程中瓶颈问题的根本途径。综述了近年来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镍、钯、铂系催化剂制备的进展。指出负载型镍系非晶态合金和钯系高分子催化剂应是今后蒽醌加氢催化剂研究的方向。
2006 Vol. 23 (4): 361-364 [摘要] ( 1364 ) [HTML 1KB] [ PDF 249KB] ( 2892 )
365 刘军;干爱华;丁辉;李鑫钢;王俊;沈伟然;孙贻超;邵晓龙;
大沽排污河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
调查了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状况。在所选取的7个断面的沉积物样品中均有大量六氯环己烷(BHC)及其衍生物和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及其衍生物检出。数据表明,OCPs残留物可能主要来自农田土壤的残留,近期基本无新的污染源输入。与国内外部分河流表层沉积物中BHC和DDT的含量相比,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高。
2006 Vol. 23 (4): 365-369 [摘要] ( 1256 ) [HTML 1KB] [ PDF 331KB] ( 2384 )
370 黄海林;樊智锋;王志;
微滤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采用微滤技术对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以回用为目的的深度处理中试研究,产水水质稳定,化学耗氧量(CODCr)的平均值为23.3 mg/L,细菌总数平均620 cfu/mL,浊度平均1.03NTU,水质优于回用水的水质标准。通过试验确定了操作压力和膜面流速等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摸索出适合的化学清洗方案。
2006 Vol. 23 (4): 370-373 [摘要] ( 1631 ) [HTML 1KB] [ PDF 272KB] ( 2041 )
374 张庆红;
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尾气处理技术
顺酐生产过程排放含有未反应原料、副产CO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量废气,如何处理这部分废气使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达标排放,做到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物质或能量也就显得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工业废气处理的常用方法及作用机理,并对几种处理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废气焚烧炉技术可靠,节约能源,在顺酐生产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2006 Vol. 23 (4): 374-377 [摘要] ( 1129 ) [HTML 1KB] [ PDF 242KB] ( 4102 )
版权所有 © 化学工业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50A305,邮政编码:300350
电话:022-27406054   E-mail:hgbjb@t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