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与工程
 首页 |  在线投稿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出版伦理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化学工业与工程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23卷 5期
刊出日期 2006-09-15

论文
377 王浩水;徐顶旺;金思毅;
连续反应精馏合成丁酸乙酯
本研究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用试验与Aspen Plus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反应精馏合成丁酸乙酯的工艺。首先对反应精馏装置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Aspen Plus对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在此基础上,对本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模拟设计,得到了可行的工艺方案。该方案得到的产品纯度理论上可达到99.5%以上,且具有流程简单、废水排放量少,设备投资低等优点。
2006 Vol. 23 (5): 377-381 [摘要] ( 1838 ) [HTML 1KB] [ PDF 265KB] ( 3394 )
382 黄丽;张昊;谭欣;
TiO_2/Sn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硫磷农药废水催化降解
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溶胶的基础上,制备出表面Ti/Sn原子比为85∶15(XPS全谱分析)的TiO2/SnO2复合体光催化剂;用于硫磷农药废水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体光催化剂比单一Ti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要高,其原因是由于复合TiO2/SnO2催化剂中SnO2可接收电子,减少了TiO2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2006 Vol. 23 (5): 382-384 [摘要] ( 2607 ) [HTML 1KB] [ PDF 316KB] ( 2576 )
385 张天永;徐单;付强;张友兰;
苯乙烯反马氏加成法合成β-溴乙苯
通过苯乙烯与溴化氢气体发生反马氏规则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β-溴乙苯(β-BEB)。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溴化氢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2,溶剂正庚烷与苯乙烯的体积比为5,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0.5×10-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的反应条件下,β-BEB的收率≥92.0%,纯度≥96.8%(以苯乙烯计)。
2006 Vol. 23 (5): 385-388 [摘要] ( 3125 ) [HTML 1KB] [ PDF 180KB] ( 6738 )
389 石肇元;田建华;石劲松;梁宝臣;
PEMFC膜电极组成及其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电极(MEA)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水管理层(WML)和扩散层组成。研究了WML的厚度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含量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了两种新型造孔剂(碳酸氢铵和硫酸铵)优化WML的孔结构。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膜电极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采用单体PEMFC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评价了膜电极在外增湿和自增湿方式下的极化特性,结果表明,WML的建立提高了膜电极的水管理能力,使膜电极在自增湿方式下具有良好的极化特性。
2006 Vol. 23 (5): 389-392 [摘要] ( 1744 ) [HTML 1KB] [ PDF 345KB] ( 3328 )
393 吴玉凤;杨学友;何明霞;张旭;伞洪亮;
酶膜反应器控制系统的研制
提出了实现连续酶化反应的控制方案,利用单片机实时检测反应所需温度、pH值和体积,实现自动控制以满足连续酶化反应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均得到提高,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2006 Vol. 23 (5): 393-395 [摘要] ( 1670 ) [HTML 1KB] [ PDF 222KB] ( 2646 )
396 孙居锋;陈立功;
手性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哌啶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医药、农药和化工中间体。采用手性羟胺类化合物(手性试剂)与丙烯酸甲酯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几个新的含羟基的手性N取代4-哌啶酮类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2006 Vol. 23 (5): 396-399 [摘要] ( 1678 ) [HTML 1KB] [ PDF 168KB] ( 3130 )
400 崔能伟;刘成;姜浩锡;张敏华;
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的MoS_2/C催化剂
开发了一种新的用于乙醇一步制备乙酸乙酯的MoS2/C催化剂,考察了MoS2前驱负载物四硫代钼酸铵(ATTM)的负载量对MoS2/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TM最佳的负载量为20%,此时乙醇转化率达88%,乙酸乙酯选择性为48%,乙酸乙酯和乙醛联合选择性达85%,过高的负载量会导致乙醇转化率和乙酸乙酯选择性的降低;对乙醇一步合成乙酸乙酯反应机理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的生成途径为乙醛和乙醇加成脱氢。
2006 Vol. 23 (5): 400-402 [摘要] ( 1691 ) [HTML 1KB] [ PDF 268KB] ( 3550 )
403 潘惠英;葛凤燕;陈立功;
2′,7′-二氯-5(6)-异硫氰基荧光素的合成和表征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是一种重要的荧光探针。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和4-氯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和异硫氰酸化制备了2′,7′-二氯-5(6)-异硫氰基荧光素,总收率达34.78%。产物结构经过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确证。产物荧光性能经荧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其荧光性能优于FITC。
2006 Vol. 23 (5): 403-406 [摘要] ( 1978 ) [HTML 1KB] [ PDF 266KB] ( 1902 )
407 齐欣;王茜;李忠波;李文凤;
尿素制备硫脲新工艺
利用尿素和硫化氢等原料制备硫脲,提出了尿素-氰氨化钙法新工艺。首先,用尿素和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制备氰氨化钙,再用硫化氢和氢氧化钙制备硫氢化钙,最后用氰氨化钙与硫氢化钙反应,并采用冷冻结晶法精制硫脲,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且其产率比传统工艺高出5%~10%。
2006 Vol. 23 (5): 407-410 [摘要] ( 3740 ) [HTML 1KB] [ PDF 241KB] ( 4562 )
411 刘传强;马忠龙;姜韶堃;刘建国;
气体扰动萃取过氧化氢的试验研究
在内径为50 mm的筛板塔内,研究了蒽醌工作液-过氧化氢-水体系的气体扰动萃取过程。萃取温度为40℃,空气和分散相的表观流速分别为(0~3.22)mm/s和(1.27~1.70)mm/s,分散相和连续相的表观流速之比为50∶1。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萃取塔中引入扰动气体,增大了分散相滞液率,提高了总板效率,降低了萃余相中过氧化氢的含量。
2006 Vol. 23 (5): 411-414 [摘要] ( 2193 ) [HTML 1KB] [ PDF 307KB] ( 2160 )
415 相政乐;马沛生;冯丽梅;杨长生;
环己酮-环己烷混合液密度和粘度的测定及关联
在常压下分别测定了环己酮与环己烷的混合液在293.15~343.15 K下的密度和粘度,并由密度数据计算出超额体积VE、由粘度数据计算出了不同温度和组成下的超额粘度Δη,VE为正值,Δη为负值;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超额体积、超额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分别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关联,最大标准偏差小于3%,说明此体系适合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回归。混合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关系用Andrade公式进行了关联,各组成关联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
2006 Vol. 23 (5): 415-419 [摘要] ( 2384 ) [HTML 1KB] [ PDF 249KB] ( 3599 )
420 王利生;欧阳霞;韩君;毋俊生;
有机含磷化合物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报道了三苯基膦(TPP)、三(4-甲氧基苯基)膦(TMOPP)和三(4-甲氧基苯基)氧化膦(TMOPPO)的合成及溶解度的测定。并对溶解度和温度进行了关联,回归了溶解度的经验方程。
2006 Vol. 23 (5): 420-422 [摘要] ( 5368 ) [HTML 1KB] [ PDF 246KB] ( 2900 )
423 王晓青;薛荣书;魏顺安;
用修正的UNIFAC模型参数及HVOS规则预测汽液平衡
利用Orbey和Sandler提出的HVOS混合规则,PR状态方程与Larsen的活度系数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无限压力下汽液平衡模型,模型给定状态方程中不随温度变化的参数C*=-0.623 23。用大量的汽液平衡数据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修正了12组MLUNIFAC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并用修正的和原始的参数分别对含醇、酸、酮、水、腈和胺等极性二元体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体系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大部分体系汽相组成的绝对偏差低于4.00×10-2,压力的相对偏差低于6.00%。
2006 Vol. 23 (5): 423-427 [摘要] ( 2136 ) [HTML 1KB] [ PDF 299KB] ( 2327 )
428 杨扬;郑宝江;伊长春;程发;
磺酸盐型双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性能
以壬基酚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磺酸盐型双基表面活性剂(Gemini-A)。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了Gemini-A的结构。研究了Gemini-A水溶液的润湿性,比较了Gemini-A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Gemini-A水溶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33.51 mN/m)和临界胶束浓度(0.141 mmol/L)及良好的润湿性,显示出了较好的表面性能,具有很强的增溶能力,是符合3次采油要求的表面活性剂。
2006 Vol. 23 (5): 428-431 [摘要] ( 3087 ) [HTML 1KB] [ PDF 266KB] ( 2724 )
432 刘彦杰;单忠强;田建华;吴锋;
电解水Ni-S电极合金的研究
采用电沉积法在镍网上制备Ni-S合金,在固定的溶液组成、电镀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的条件下,研究电沉积时间对电极析氢过电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镀合金的电极相比,Ni-S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可降低130 mV,具有很好的析氢反应活性。
2006 Vol. 23 (5): 432-435 [摘要] ( 1781 ) [HTML 1KB] [ PDF 288KB] ( 2851 )
436 刘琰萍;赵林;崔志峰;
间歇运行提高二沉池负荷能力
通过对竖流式和平流式沉淀池进行间歇运行和连续运行模拟试验,探讨出水前静态沉淀对表面负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出水水质条件下,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系统间歇沉淀运行方式下的表面负荷最大值可比连续沉淀的表面负荷值高出约4倍,为同类工艺设计过程中选取较大的表面负荷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项研究结果的应用将大幅缩减工程投资。
2006 Vol. 23 (5): 436-441 [摘要] ( 1801 ) [HTML 1KB] [ PDF 299KB] ( 2145 )
442 彭彦龙;孙巍;贾绍义;吴松海;
对叔丁基苯酚连续精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对混合叔丁基苯酚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与设计,开发出了对叔丁基苯酚的连续精馏技术。该技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间歇精馏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产品含量和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及能量消耗低等特点。采用连续精馏技术,对叔丁基苯酚生产工艺路线合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06 Vol. 23 (5): 442-445 [摘要] ( 2111 ) [HTML 1KB] [ PDF 181KB] ( 2664 )
446 范文元;朱春英;马友光;余国琮;
非牛顿流体中的气泡行为
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各学科领域(如化工、食品和生物医学等),也与许多工业过程及人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非牛顿流体中的气泡行为直接影响流体传质、传热及化学过程的快慢,因此,了解和研究非牛顿流体中的气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气泡生成、聚并和破裂3个方面对非牛顿流体中气泡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2006 Vol. 23 (5): 446-452 [摘要] ( 4655 ) [HTML 1KB] [ PDF 196KB] ( 4361 )
453 赵保林;那平;刘剑锋;
改性蒙脱土的研究进展
改性蒙脱土是近年来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矿物材料之一,由于其层间的特殊结构而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等领域。概括介绍了蒙脱土的结构和基本性质,重点讨论了蒙脱土改性方法和机理。对无机改性、有机改性和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分别作了论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2006 Vol. 23 (5): 453-457 [摘要] ( 9000 ) [HTML 1KB] [ PDF 316KB] ( 6879 )
458 李芳;王延吉;苗静;赵新强;
MDI的非光气合成研究新进展
综述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应用及生产现状。重点讨论了目前非光气法合成MDI的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催化合成MDI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06 Vol. 23 (5): 458-462 [摘要] ( 4508 ) [HTML 1KB] [ PDF 318KB] ( 4114 )
463 谢海;
双水相萃取技术研究现状
近年来,双水相萃取(ATPE)已经发展成由计算机控制、在常规萃取设备中、能连续操作的分离技术。介绍了传统双水相体系(ATPS)和新型ATPS的特征、分相机理、工业应用的优缺点,指出寻找低成本易回收可循环利用的ATPS组成物质和对预分离物质有更高选择性的ATPS组成物质是研发新型ATPS的方向。论述了ATPS液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分配系数的关联方法,指出提高选择性及分离效率是ATPE应用研究的方向,指出总结分配系数影响因素规律、修正液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是ATPE理论研究的方向。
2006 Vol. 23 (5): 463-466 [摘要] ( 2005 ) [HTML 1KB] [ PDF 164KB] ( 4511 )
467 孙绍凤;周雪琴;刘东志;李林;
油菜甾醇内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综述了油菜甾醇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及近年来的化学合成方法。在分析油菜甾醇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基础上,从母环的合成和侧链的引入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关键及解决方法。
2006 Vol. 23 (5): 467-471 [摘要] ( 1827 ) [HTML 1KB] [ PDF 304KB] ( 2308 )
版权所有 © 化学工业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50A305,邮政编码:300350
电话:022-27406054   E-mail:hgbjb@t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